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新闻中心
 
内容详情
主页-宏海国际娱乐丨主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4-09 15:00   

  主页-宏海国际娱乐丨主页合金材料方面:公司致力于高性能、高精度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高性能合金材料、环保合金材料、节能合金材料、替代合金材料四大类, 广泛应用于 5G 通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及装备、汽车电子、高铁、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现代工业提供优质的工业粮食。 国际新能源方面: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光伏电站的 建设运营,主要产品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及组件。主要客户有全球知名光伏制造商、光 伏电站系统集成商、光伏产品经销商。

  股权结构:公司控股股东为博威集团,持有公司29.41%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博威集团创始人谢识才。公司主要子公司有博威板带、博威新材料、康奈特、博德高科和贝肯霍夫合金,子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精密细丝产品和合金新材料的生产制造等几大板块。

  博威合金创建于 1993 年,于 2011 年 1 月上市(股票代码:601137),2016 年收购宁 波康奈特 100%的股权,其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从此博威 合金将业务扩大至国际新能源。2019 年公司收购宁波博德高科 100%的股权,其主营业务为 精密切割丝和精密细丝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目前产品覆盖 17 个合金系列,为下游汽车电子、5G 通讯、半导体通讯、航空航天等行 业等近 30 个行业提供专业化产品与服务。公司现有铜合金产量近 20 万吨,2021 年销量达 18.08 万吨万吨,随着新材料业务新建项目逐步投产,至 2023 年末公司新材料总产能预计 将达到 27 万吨。

  公司早期(1993-2011):1993 年 2 月,甬灵实业由宁波有色合金线材厂(即博威集团 前身)拨款组建成立。1999 年 3 月 15 日,甬灵实业股东会决议由谢识才以现金对甬灵实业 增资并更名为甬灵有限。2006 年 10 月甬灵有限更名为博威有色合金棒材有限公司。2008 年 7 月在此更名为宁波博威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同年吸收合并博威线材。截止至上市前, 公司拥有 4.2 万吨铜合金棒、1.2 万吨铜合金线的生产能力。 公司上市,板带材产能落地(2011-2016):2011 年 1 月 27 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主板挂牌上市。IPO 募集资金用于投资 1 万吨无铅易削黄铜棒线 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合 金板带生产线 万吨变性锌合金产能。 2013 年 12 月公司年产 2 万吨铜合金板带产线正式投产,项目落地之后丰富了公司的产 品结构。

  涉足光伏新能源产业(2016 年):2016 年 6 月,公司收购了宁波康奈特国际贸易公司的 100%股权,进入光伏领域。通过在中国境内采购硅片等原材料,越南基地进行电池及组件 生产,最后销往美国和欧洲地区,形成全球化布局。在双碳大背景下,新能源业务盈利空 间广阔。 通过收购重组,增加精密细丝产品业务(2019-2020 年):2019 年通过收购博德高科, 间接收购其子公司德国 Berkenhoff GmbH,该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切割丝、精密电子线和焊 丝等精密细丝产品生产。通过收购重组,公司进一步扩展合金业务广度。

  发行可转债,推动 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建设(2020 年-):2018 年公司开始新建 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新产能推动自动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2020 年公司发行 12 亿元可 转债用于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推进项目投产。截止至 2022 年半年报,该项目处 于根据各个汽车电子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产线认证工作阶段,届时将重点供应汽车电子材 料。

  近五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逐年攀升,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98.41 亿元,同比增 长 3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 亿元,同比下降 27.66%。 2021 年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新能源业务亏损所致。新能源业务受海运费、硅料大幅涨 价以及美国加征 18%双面组件关税的影响,光伏组件全年销售目标达成率低的同时还造成一 定程度的亏损。 新材料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新材料业务产品结构优化以及销量增加,带来 新材料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 40%。

  经营活动现金流下滑,主因应收账款及存货增加所需营运资金增加。2019-2021 年,公 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6.81、3.14、1.26 亿元。近 3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因新项目逐步投产、销量增长及原材料涨价导致应收账款、存货等所需营运资金大幅 增长。 资产负债率稳步上升。2015-2018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 30%左右,2021 年大幅提高 到 54.17%。

  分业务来看,合金材料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合金材料业务营收 90.73 亿元, 同比增长 49.76%,占主营业务营收的比重为 92.20%。国际新能源业务 2021 年营收 7.68 亿 元,同比下降 46.92%。

  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数据,2020 年全球铜材产量约为 2700 万吨,国内的铜 材产量为 1897 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 70%。从过去 5 年的历史增速来看,国内铜加工材产 量 5 年复合增速为 3.4%,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 我国铜材产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以线 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 1990 万吨,按产品划分,2021 年铜合金线%,其次以板带材、管材和棒材为主,分别占国内铜合金总产量的 11.46%、10.75%和 10.55%。

  铜材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建筑,基建,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铜最重 要的性能是导电性,以及延展性,因此主要用作高、中、低压的导线,在房屋建筑中用作 布线导体被大量使用。同时,在节能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中也被大量应用作为导电的载体。 从有色加工工业协会以及海关总署的数据来看,国内铜加工材表观消费量(国内消费 量+出口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 年国内铜加工材表观消费量为 1895.7 万吨,同比增 长 4.5%。

  通信电子行业中,铜起到传输信号和散热等作用。通信行业中对铜的依赖也比较大, 铜可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以及在芯片中帮助晶体管散热的作用。同时,铜还以电线、变压 器、连接器和开关的形式广泛用于其他电子设备。在机械及设备行业里面,铜及铜合金主要发挥传热及耐腐蚀的性能。铜优越的传热能 力和承受极端环境的能力使其成为热交换设备、压力容器和大缸的理想材料。铜合金(如 黄铜、青铜和铜镍)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好,暴露在海水中的船舶、储罐和管道、螺旋桨、 石油平台和沿海发电站都大量用铜合金来防腐蚀。

  电动车行业有望带来铜材新增需求。汽车和卡车的铜电机、电线、散热器、连接器、 制动器和轴承对铜材需求量巨大。目前,平均一台内燃机包含约 22.5kg 的铜,而豪华车平 均包含约 1,500 根铜线 公里。电动汽车(EV)的铜含量大约是传统汽车的 四倍。它用于电动机、电线、母线和充电基础设施中使用的电池、绕组和铜转子。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进步,新材料朝着超高性能、高纯度、高迭代方向发展,对 相关产品的集成化、功能化、微型化、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先进铜及铜合金作为核心导体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信息产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 架,国 防装备的电子对抗、雷达、大功率微波管,高脉冲磁场导体材料,高速轨道交通用 架空导线、大功率调频调速异步牵引电动机导条与端环,新能源汽车用电阻焊电极、电池 材料、充电桩弹性材料,冶金工业用连铸机结晶器、电真空器件,电气工程用开关触桥和 各种导线、铜板带材——高端铜加工材,国产具备替代进口空间

  铜板带属于铜加工材里面加工难度和壁垒相对较高的一个板块。铜板带属于铜材的一 种,铜板带即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 而铜带是指厚度在 0.06~1.5mm 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 铜板带可以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 类板带。铜板带由于其特殊的金属特性及高导电、耐蚀性强的特点,多应用于导电、导热、 耐蚀器材。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爆破用雷管、化工用蒸发器、贮藏器及各种管道等。 铜板带还可做各种深拉和弯折制造的受力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 表、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国内铜合金带材产量持续增长而进口减弱,国产替代效应逐步增强。从国内的铜带材产量来看,2021 年生产 228 万吨,同比增长 15.7%。国内产量在 2016-2021 年 5 年中的复 合增速为 6.73%。从净进口量来看,2021 年净进口量为 4.74 万吨,同比下滑 23.55%。国内 净进口量在 2016-2021 年 5 年中的复合增速为-11.84%。

  电连接器是连接电子、电气整机系统广泛使用的基础器件,它的可分离性是区别于其 它元件的特性或本质。 在一台典型的设备系统中,总会发现许多错综复杂的连接器等互连器件。它包括普通 导线、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连接器、背板接线和互连电缆等。通常可将在电子或电气设 备上的连接方式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元件内部的连接;(2)元件至印制电路板或导线)同一单机内部框架上印制电路板至导线或其它印制电路板(指框架内)的连 接;(4)同一单机箱体内从一个内部框架至另一内部框架之间的连接;(5)由一个单机设 备至另一个单机设备的外部连接;(6)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连接。

  铜合金中添加锌、铝、锡、锰、镍等元素固溶强化提高强度之同时,一般都会降低导 电率。同时选用铜合金材料的时候,还需要考虑铜合金的耐热以及抗腐蚀性能。 大电流连接器(基站电源、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对导电性要求高:一般要求 强度在 500MPa 以上,导电率 80%IACS 左右。汽车连接器要求铜及铜合金带必须具备高屈服 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导电率、优异的弯曲性能(低 r/t)、优 异的抗疲劳性能、高热传导系数。智能手机内部连接器由于通电量提升,因此对强度和导电率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而 USB type-C 公端子以前多用导电率 12%的锡磷青铜,会发生过热问题,因此目前用导电 率 65%的高导电铜镍硅合金较多。

  信号连接器(VCM 弹片、耳机弹片、SIM 卡连接器)——对强度要求高:一般要求屈服 强度 900MPa 以上,导电率 20%IACS 左右。由于智能手机厚度逐渐变薄,因此板对板连接器 也扁平化和细间距化。以前选用黄铜、锡 磷青铜的机械强度和折弯工艺成形性能难以满足 越来越苛严要求,改用铜镍硅合金或钛铜等髙性能铜合金才能满足髙强度、良好的折弯加 工性和髙导电等特性要求。 重载连接器、TYPE-C 母端子——需要强度和导电率性能均衡:一般要求屈服强度 650MPa 以上,导电率 65%IACS 左右。根据用户设计理念不同,有的重视导电性,有的重视 屈服强度,故高导电铜镍硅合金有多种类型可以选用。

  公司截止至 2021 年,合计的合金新材料总产能约为 20 万吨,其中合金带材约为 4.5 万吨,合金棒材 9.5 万吨,合金线 万吨。 公司合金聚焦高端,下游应用多为新兴产业。公司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合金 材料的引领者,是特殊合金牌号最齐全、特殊合金产品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的产品 覆盖 17 个合金系列,100 多个合金牌号,为下游近 30 个行业提供专业化产品与服务。相 比于基础材料,新材料具备性能优异、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行业景气周期长等多 重特点,对于 5G 通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及装备、汽车电子、高铁、航空航天和其他 新兴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板带产品种类齐全,满足各类高端需求。公司开发的铜铬锆合金、铜镍锡合金、铜镍 磷合金、铜镍硅钴合金、铜锡磷合金、铜锡镍硅合金等系列 60 多个牌号的高精度、高性能合金板带,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折弯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更好的公差控制、 表面光洁度、抗热应松弛、高温软化、抗疲劳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5G 通讯、消费 电子、半导体等行业。

  公司新产能接近投产,拟发转债募投储备远期产能。 公司新建的 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于 2018 年开始建设,期间受疫情影响,整体进 度较预期有所延迟。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备与产线的调试工作,正全力推进各汽车电子客 户的新产线 万吨棒线材项目进展良好,接近投产。铝焊丝主要应用行业 为高铁、汽车等行业结构件的焊接,认证周期、试用周期漫长,目前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 并开始试用,公司全力争取快速进入量产期。同时,3.18 万吨棒线材项目已经逐步进入试 产试销阶段,新项目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公司于 2022 年 8 月 22 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金额不超过 17 亿元转债,其中 10.7 亿元 和 3.99 亿元分别用于建设 3 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项目和 2 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 材项目,项目建设周期分别为 36 个月和 18 个月。 根据公司新建产能进度和拟建产能规划,预计到 2024 年公司铜合金产品销量达到 26.1 万吨,3 年 CAGR 为 13%。

  公司合高端合金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国内铜合金及铜材加工企业较多,但是具备高端 合金及高端铜板带生产能力的企业较为稀缺。根据《先进铜合金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_姜业 欣》的描述,国内仅有博威合金和宁波兴业盛泰等少数企业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 CuNi-Si 和 Cu-Cr-Zr 系列高端铜合金的商业生产。 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研发费用率常年保持在 2%以上,2021 年研发费用率突 破 3%。在电动车以及 5G 快速发展期,高端铜合金需求量和功能要求提升,公司加大研发投 入顺应市场需要。此外,公司建成了数字化研发平台,运用自主开发计算仿真和大数据分 析等前沿技术,将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效融合,进而打造具有前瞻性的、全球化、数字 化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中心。

  公司 2021 年铜合金材料(包含板带、棒线材及精密细丝)销售毛利率为 12.56%,较 2020 年略有下降,主要因为有色金属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是,横向对比国内企业,公 司的毛利水平仍具备较强竞争力。公司致力于服务全球制造业,为全球用户提供品质一流、种类齐全的合金新材料,及 专业高效的应用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研发的板带新材料遍及美国、德国、法国、 日本等一百多个国家,获得了华为、三星、TE、Molex、特斯拉、大众、博世等众多终端。

  新能源汽车单车铜合金需求量上升,且对高端铜合金需求更多。新能源汽车“三电系 统”,即:电驱、电池与电控系统,这也是新能源车区别传统燃油车的核心技术,是作为 替代燃油车发动系统而诞生的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互连设备的数量成倍增加,功率要求 也在上升。然而,设计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限。因此,高压、大电流和小型化是目前阶段主要的行业趋势。连接器小型化,需要铜材具备更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来保障连接可靠性。此外,小 型化对零部件加工成型条件更为严苛,在具备高强度同时,需有更好成型性,比如:车削 和折弯。而电压和电流的增大则需要进一步提高铜材导电率,以降低连接器使用过程中产 生的温升。因此,同时兼顾强度、导电和加工性能的平衡型合金将是一大需求方向。

  汽车电子连接器对国外品牌依赖度高。国外高端铜合金企业具备先发优势,汽车电子 所需要的 Cu-Ni-Si 和 Cu-Cr-Zr 等系列高端铜合金的研发和生产技术,最早掌握在德国维 兰德、欧洲 KME、美国环球金属制品和日本伸铜等企业手中。目前国内汽车电子连接器对国 外铜合金依赖度较高,本土企业处于追赶态势。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需求,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目前开发出铬锆铜 boway18150、铜 镍硅 boway70250、以及 EValloy 系列等适用于汽车电子连接器的合金材料。

  据国际铜业协会统计,传统汽车用铜 23kg,混合电动汽车用铜 40kg,插电混合电动汽车用铜 60kg,电动汽车用铜 83kg。汽车线束是控制汽车电气和电子元件功能的主要载体, 是汽车的血管和神经,为各电子元件提供动力、传递和反馈信号。一整套汽车线kg。根据汽车线束耐电压高低可以分为低压线缆和高压线缆,低压线缆主要用于 燃油车,而高压线缆主要用于电动车线V。导体重量一般占线%,成本占线%。

  汽车线束的端子是汽车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汽车线束端子压接和保 证线束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对端子用铜合金材料的力学/导电/尤其抗应力松弛和折弯 成型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其重量一般占线%左右。 根据计算,一辆电动车含有的高端铜合金线%)。 而考虑到汽车无人驾驶普及度以及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高端合金需求提升,因此单车 高端铜合金含量有逐年提升趋势。预测国内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对高端铜合金需求大概 30.16 万吨,5 年 CAGR 约为 64.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数据来自华鑫证券新能源 小组 2022 年 7 月 8 日外发报告《2022 年中期新能源汽车投资策略:持续进击,掘金新周 期》)。

  汽车连接器适合高强高导铜合金。汽车连接器是在电子系统中担负着电能传输、信号 控制和传递任务的重要基础元件之一,它主要由插接件(端子)、绝缘体、外壳及附件组 成,端子是实现连接器内部电接触功能的核心部件。连接器端子用的是高性能的铜合金, 由于其所处的工况环境复杂,铜合金带必须具备高屈服强度、高弹 性模量、高导电率、优 异的弯曲性能。国际市场上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有百余种,获得广泛应用的主要是 CuFe-P 系、Cu-Ni-Si 系、Cu-Cr-Zr 系等。

  根据 Bishop&associates 统计,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2011 年的 489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642 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速为 3.45%。随着终端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2023 年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900 亿美元,4 年的年化复合增速为 8.81%。 国内方面,2011 年连接器市场为 113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 23%的比重。而到了 2019 年, 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长到了 195 亿美元,年化复合增速为 7.05%,超过全球的增速。随着 全球连接器市场重心进一步移向国内,预计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

  引线框架为芯片提供机械支撑及热传导,同时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或 连接铜条)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 引线框架分为冲压型框架以及蚀刻型框架。冲压型框架中,键合丝的直径通常在 20-50 微米。如果铜带表面或框架表面有凹坑、凸起缺陷,将直接影响键合的牢固程度。要求合 金材料具备较好的表面质量,优异的侧弯性能以保证冲压工艺,以及优异的电镀性能。而 蚀刻型框架除了对合金材料有类似的要求以外,还需要蚀刻加工猴,具有优异的平面度。 市场上常选用 Cu-Fe 系、Cu-Ni-Si 系的合金来作为引线框架的合金材料。近年来,美国、日本和德国企业相继开发了耐热 Cu-Cr-X 系合金引线框架带材,如 KME 集团的 C18160、 维兰德集团的 C18080、三菱伸铜株式会社的 C18141 等。

  全球半导体引线框架市场规模有望保持 4.9%的年化增速,国内市场增速有望超过全球 增速。 根据 IDC 预测,未来 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每年有 4.93%的增速,引线框架作为重要 材料,预计市场规模将跟随这个增速。2020 年,国内引线 万吨。同时国内市场缺口较大,国内引线框架厂商及框架合金厂商将 有望来国产替代进口的巨大机遇。 国内引线框架市场对进口依赖度高。根据集微咨询数据,2019 年全球引线 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约为 85.4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的 39.5%。2019 年国内 本土企业生产的引线 亿元,约占国内引线%的引线框架产品由外资企业供应或直接进口。

  Type-C 接口要求连接合金需要满足充电速度及充电时安全可靠。在手机、平板及电脑 等智能设备对快充需求日益增加的现今社会,Type-C 接口成为了接受度最高的快充方案。 对 Type-C 零部件材料提出了苛刻要求,相关材料在承受大流量传输同时,做到快速散热, 从而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根据这些材料需求,公司开发有 Cu-Ni-Si-Co(boway70318)作为 Type-c 接口的公端, 该牌号合金具有良好的抗热应力松弛性能,焊接性能和折弯性能等。公司的 Cu-Cr-Zr (boway18160)系列则对应 Type-c 接口的母端,该牌号合金具有较好的弯曲成型性,以及 出色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5G 手机带来均温板合金需求。由于 5G 手机运算速度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手机发 热量持续增加。

  5G 手机更多地采用均温板新型散热方式来应对手机发热问题。均温板散热 热阻小、使用寿命长,导热效率是热管的 10~20 倍;均温板拥有良好平整度,可增大和热 源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公司开发的 Cu-Ni-P(PW19000)系列合金既能满足散热快的 需求,也能保证超薄情况下的工作强度。手机迭代,带来更多高端铜合金需求。根据 IDC 在 2021 年的预测,从 2022 年开始, 全球手机销量增速保持在 2-3%的区间,但是 5G 手机销量占比将从 2021 年的 40%上升至 2025 年的 70%。在 5G 渗透率提升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进一步智能化的进程中,高端铜合金 需求将有望进一步保持增长。

  2016 年 6 月,公司收购了宁波康奈特国际贸易公司的 100%股权,进入光伏领域。新能源业务多个子公司分工明确。公司全资子公司康奈特下属越南博威尔特、香港奈 斯、美国博威尔特、德国新能源及新加坡润源等五家控股公司。其中康奈特负责为越南博 威尔特在中国境内采购硅片等原材料,越南博威尔特负责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 产和销售,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主要由香港奈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博威尔特负责,欧洲市场 的销售主要由康奈特全资子公司德国新能源负责,新加坡润源主要负责运营越南电站业务。

  拟发转债扩张光伏产能,紧跟新能源大势。截止至 2021 年年报,公司已经具备 1GW 光 伏组件的生产产能。公司于 2022 年 8 月 22 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金额不超过 17 亿元转债, 其中 2.31 亿元,将用于扩产 1GW 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为 6 个月。在全球双碳大背景下, 公司抓住机遇,积极扩产能,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美国关税豁免,光伏业务盈利大幅改善。2022 年 6 月,拜登政府对从柬埔寨、马来西 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 24 个月的关税豁免,该政策将降低客户太阳能组件 的采购成本。在政策边际大幅改善的情况下,公司光伏出货量和盈利均出现大幅改善。

  全球光伏装机快速增长,美欧占比有望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CPIA)预计,到 2026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为 360GWh,5 年复合增速为 16.2%。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计, 美国及欧洲地区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占全球比重将逐年提升,美国占比将由当前的 16%提升 至 2026 年的 19%。而欧洲地区占比将由当前 19%上升至 2026 年的 22%。预计到 2026 年,美 国新增装机达到 55GW,5 年复合增速为 20%。欧洲在 2026 年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 79.2GW, 5 年复合增速为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