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傲世皇朝平台富达娱乐-注册主页,钛及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高强度、低密度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在民用市场的消费总量也逐步提升,尤其在消费电子、3D打印、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扩展。
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股份”)专业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钛产品按形状可分为线材、板材和管材。得益于大客户常州索罗曼钛线材订单的倍增,天工股份2023年营业收入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公司冲刺北交所打了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2024年11月1日,天工股份成功通过了北交所上市委审议,下一步即是向证监会提交注册。不过截至发稿,公司仍未被推进至该环节。
近几年,天工股份钛产品中的板材、管材收入滑落,线材销售收入虽然大幅提升但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即常州索罗曼。同时,天工股份还与常州索罗曼共同成立了子公司——天工索罗曼,该合资子公司主要为天工股份提供加工服务。因此交易所除了对天工股份业绩持续性表示担忧,也怀疑天工股份与第一大客户常州索罗曼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此外,天工股份还存在创新性特征不突出、研发投入力度不及同行等问题,未来业绩增长性需谨慎评估。
2023年以来,钛金属作为创新元素大规模向消费电子领域渗透,苹果、三星、小米、荣耀等厂商纷纷将之用于中高端手机的边框、折叠屏铰链轴盖,钛材在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不断增加。
2021年到2023年,天工股份营业收入从2.83亿元增长至10.35亿元,净利润从2034.32万元增长至1.75亿元,颇为迅猛。尤其是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涨幅高达170.05%,净利润同比涨幅也达到149.07%。
以产品划分,钛线材(以下简称“线材”)近年来逐渐跃升为天工股份第一大收入来源,主要面向消费电子领域。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线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28%、40.60%、91.12%和83.21%,收入增长极具强势性。
然而,伴随线%,天工股份不仅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两项主营产品——板材和管材的销售规模也出现萎缩。2021年到2023年,板材收入从1.60亿元下降到0.42亿元,管材收入从6323.14万元下降到2801.86万元。
若未来消费电子客户使用钛线材需求发生变化或未能将其他钛材产品进一步普及推广应用,天工股份2023年较为炫目的业绩增长不仅很难具备可持续性,甚至可能会下滑。
与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相比,天工股份对单一客户依赖性较高的客户结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资料显示,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天工股份与索罗曼(常州)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索罗曼”)深入开展战略合作,为其供应消费电子用的钛线材产品。虽然合作建立时间为第四季度,但这并不妨碍常州索罗曼当年就成为天工股份第一大客户(下图)。
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天工股份向常州索罗曼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07亿元、8.64亿元、3.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88%、83.45% 、76.84%。2022年建立合作,2023年便大幅超过50%收入占比警戒线,天工股份对常州索罗曼已然构成单一客户重大依赖。
尤其是2023年,天工股份营业收入上涨了6.52亿元,来自常州索罗曼的收入实则上升了7.57亿元。也就是说,常州索罗曼不仅填平了因其他客户销售收入降低导致天工股份减少收入1.05亿元,还助力天工股份2023年总营收拉升6.52亿元,若非其鼎力相助,天工股份恐难以取得这份亮眼的业绩。
可以说,常州索罗曼是天工股份营业收入暴增的“功臣”,也是天工股份产品结构从以板材为主变成线材为主的主要原因。
与之伴生的风险便是,未来若常州索罗曼因下游客户需求降低、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其自身经营状况或业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与其他钛线材供应商建立合作,使得天工股份在其产业链中的地位被取代,那么天工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很可能会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形。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天工股份来自常州索罗曼的应收账款分别为0.62亿元、2.82亿元和1.61亿元,占公司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分别为81.11%、97.63%和84.76%,占比极高。如果未来常州索罗曼的经营状况出现不利变化,天工股份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较大。
直到公司被安排上市委审议会议,期后收入下滑、业务能力及持续性还在被追问。交易所审核人员对天工股份业绩增长持续性的担忧,固然与公司突然发生的单一客户、单一产品收入暴增有关,同时也与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不佳分不开关系。
招股说明书显示,天工股份2024年1-6月营业收入为4.07亿元,预测全年营业收入7.96亿元,相比2023年10.35亿元,降幅达23.08%。也印证了交易所对其的担忧,7-8成收入来源于某一个客户,这样的业绩难以稳健。
除业绩下滑,业绩真实性是一个更为敏感且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是否能够得到监管信任以及通过IPO审核。那么,天工股份这几年里实现的业绩增长真的值得推敲吗?
在两轮审核问询中,交易所一再怀疑天工股份与第一大客户常州索罗曼之间存在利益输送。
据招股说明书及问询回复披露,常州索罗曼成立于2020年12月,2021 年 3 月,天工股份便与常州索罗曼共同投资设立了江苏天工索罗曼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工索罗曼”),天工股份持股55%,常州索罗曼持股45%。重点在于,该合资公司主要为天工股份提供加工服务。
双方的合作始于A公司的产品订单,天工股份提供钛合金线材及进一步精细加工后应用于A公司手表产品表壳、15Pro系列手机的边框、卡槽。天工索罗曼负责的是银亮材加工工序,主要包括剥皮、退火、冷拉等环节,为线材生产的末端环节,是金属加工中比较成熟且常见的工艺环节。
2021年至2024上半年,天工股份向天工索罗曼支付加工服务费0万元、169.5万元、5536.41万元和1694.46万元,向天工索罗曼采购中间合金185.18万元、102.88万元、0万元、0万元。
而从天工索罗曼的收入、成本等数据来看,对较为成熟的银亮材加工业务,天工索罗曼2023年和2024上半年销售净利率差异较大,分别为20.13%、12.39%,以致引来交易所质询。
与大客户(常州索罗曼)合资建立的子公司业绩几乎全部来自和天工股份的交易,并且该合资公司参与加工的产品最终又是销往大客户常州索罗曼,结合各期天工股份向常州索罗曼销售钛线材的毛利率,高出同行业可比公司宝钛股份销售给常州索罗曼的钛产品毛利率27.94%、30.67%、9.26%、21.79%(下图),天工股份还说得清“由子公司承担线材生产末端环节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吗?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32.24%、29.50%、27.62%、26.07%,逐年下滑;但天工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18%、26.63%、27.23%、37.41%,呈大幅上升趋势,与同行业整体变化趋势背道而驰。
天工索罗曼的设立很可能并非如其所述的那样仅仅是为了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天工股份存在通过子公司调节业绩及向第一大客户常州索罗曼输送利益获取订单的可能。
据公开资料,当前我国钛及钛合金材料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以低附加值板材、管材等产品为主,价格和利润水平较低,导致中低端产品趋同化问题明显、市场竞争激烈;高性能的钛材产品却产能不足,仍需高价进口。
在首轮问询回复中,天工股份曾表示其生产销售的板材、管材不属于高端钛材产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线材属于高端钛材产品。但细究公司自述其“高端”之处,竟然是因其被应用于知名消费电子品牌部分高端型号手表、手机产品中。
天工股份强调,公司作为主要产品的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线材售价高于其他一般线材产品,也远高于我国钛丝出口平均价,从价格来看属于相对高端的产品。
且不说以价格作为区分高低端的标准是否合理,单就天工股份线材产品收入几乎完全依赖常州索罗曼支撑而言,也很难说其是受到市场广泛欢迎的高性能钛材产品。
众所周知,北交所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在此板块发展。因此,想要在北交所申报上市的企业,在报告期内应当具备基本的创新投入或产出,并且需要充分披露其创新特征。
与西部材料、西部超导、金天钛业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相较,天工股份无论是在业务规模还是研发投入上,都要略逊一筹。
报告期内,西部材料、西部超导、宝钛股份均已达到数十亿的营收规模,而天工股份2023年才刚刚突破十亿大关,却又在2024年陷入业绩下滑的窘境。
天工股份各期研发投入支出分别为1085.08万元、1719.53万元、3812.47万元、1737.43万元,不仅金额上无法和一众同行相提并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处于较低水平(下图)。
如此看来,天工股份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的缘故。毕竟,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等方式驱动业绩增长,才能切实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通常而言,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创新力、产品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层面。然而,天工股份不仅严重依赖单一产品和单一客户,还在创新特征上缺乏显著优势,公司虽然通过了交易所审核,但能否获得证监会认可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