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傲世皇朝注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5232662500
传真:400-822-59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hnztbl.com/
【华鑫电子通信行业周报】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获突破新凯来发布多款新设备?3月24日-3月28当周,申万一级行业整体处于下跌态势。其中电子行业下跌2.07%,位列第24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电子行业市盈率为56.40。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3月24日-3月28日当周,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整体处于下跌态势。其中,电子化学品板块的涨幅最大,品牌消费电子、半导体材料板块的跌幅最小。估值方面,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LED板块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半导体材料、分立器件板块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达成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的关键指标,实现综合参数的显著提升。“中国环流三号”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因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故而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根据最新实验数据,该装置成功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聚变新能(安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的项目招标工作进入加速阶段,累计招标已超过46项。其中,聚变新能采购包括水冷系统水泵、水冷系统6000T冷却塔等项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采购170GHz回旋管、高压氦气回收压缩机以及CRAFT直线装置激光焊接机等项目。
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获突破,建议关注:联创光电、国光电气、合锻智能、永鼎股份、安泰科技、雪人股份等。
3月28日,国产芯片设备公司“新凯来”在上海SEMICON China 2025半导体展会上发布6大类31款新产品,覆盖刻蚀产品、扩散产品、薄膜产品以及物理量测、X射线大核心领域。具体来说,新凯来正在利用多重图形曝光等技术提升芯片制造工艺,推出包括外延沉积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普陀山系列)、刻蚀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CVD设备(长白山系列)和量检测设备(包括岳麓山、丹霞山、蓬莱山、莫干山、天门山、沂蒙山、赤壁山、功率检测RATE系列)产品。此次产品发布,是新凯来成立近四年来首次对外公开产品线,也被市场称为国产芯片设备的“重大突破”。建议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突破: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芯源微、鼎龙股份、安集科技、金宏气体、金海通、凯美特气等。
半导体制裁加码,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稳定,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风险。
据环球网报道,3月28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最新实验数据显示,我国核聚变装置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聚变新能(安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项目招标加速,累计招标超过46项。聚变新能采购包括水冷系统水泵、水冷系统6000T冷却塔等项目。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采购170GHz回旋管、高压氦气回收压缩机以及CRAFT直线装置激光焊接机等项目。 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获突破,建议关注:联创光电、国光电气、合锻智能、永鼎股份、安泰科技、雪人股份等。
3月28日,上海SEMICON China 2025半导体展期间,国产芯片设备公司“新凯来”发布6大类31款新品,覆盖刻蚀产品、扩散产品、薄膜产品以及物理量测、X射线大类。具体来说,新凯来正在利用多重图形曝光等技术提升芯片制造工艺,公布包括外延沉积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普陀山系列)、刻蚀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CVD设备(长白山系列)和量检测设备(包括岳麓山、丹霞山、蓬莱山、莫干山、天门山、沂蒙山、赤壁山、功率检测RATE系列)产品。这是新凯来成立近四年来首次对外公开产品线,也被市场称为国产芯片设备的“重大突破”。建议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突破: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芯源微、鼎龙股份、安集科技、金宏气体、金海通、凯美特气等。
3月24日-3月28日当周,海外龙头呈现下跌态势。安富利领涨,涨幅为0.43%,博通领跌,跌幅为11.76%。
更宏观角度,我们可以用费城半导体指数来观察海外半导体行业整体情况。该指数涵盖了 17 家 IC 设计商、6 家半导体设备商、1 家半导体制造商和 6 家 IDM 商,且大部分以美国厂商为主,能较好代表海外半导体产业情况。
从数据来看,3月24日-3月28日当周,费城半导体指数呈现下跌的态势,近两周整体处于先震荡后下跌的态势。更长时间维度上来看,2023 年4-6 月,复苏迹象明显,处于震荡上行行情;7 月以来处于下行行情;10月底开始持续上涨。2024年上半年整体处于上升态势,7月出现大幅回调,8月处于震荡下行行情,9月出现探底回升,四季度总体处于震荡的态势。2025年一季度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
跨行业比较,3月24日-3月28当周,申万一级行业整体处于下跌态势。其中电子行业下跌2.07%,位列第24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电子行业市盈率为56.40。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3月24日-3月28日当周,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整体处于下跌态势。其中,电子化学品板块的涨幅最大,品牌消费电子、半导体材料板块的跌幅最小。估值方面,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LED板块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半导体材料、分立器件板块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3月24日-3月28日当周,重点关注公司周涨幅前十:数字IC占4席,电子化学品占2席,其他专用设备、激光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光学元件各占一席。芯碁微装(其他专用设备)、恒玄科技(数字IC)、芯原股份(数字IC)包揽前三,周涨幅分别为16.21%、10.01%、9.71%。
行业指标上,我们依次选取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来观察行业整体景气。日期上,我们分别截取各指数近两周的日度数据、近两年的周度数据,来考察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
近两周:环比看,3月18日-3月28日两周,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呈现震荡态势;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和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整体呈下跌态势。
近两年:更长时间维度看,台湾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指数2023年上半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进入下半年来复苏有所放缓;2024年整体呈现先上涨后下跌再企稳并震荡的态势。其中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2023 年下半年呈现先降后升态势,2024年上半年总体呈现加速上行态势,下半年呈现震荡格局,2025年一季度呈下降态势。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2024年呈现上半年震荡上行,下半年呈现震荡走平的态势,2025年一季度呈震荡下行态势。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2024年总体呈现上半年震荡上行,下半年先下跌后企稳并震荡的态势,2025年一季度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
中国台湾IC各板块产值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23年Q2开始陆续有所反弹,各板块产值降幅均有所收窄。IC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需求差,导致IC设计下滑,加之2021年缺货、涨价导致的2022年库存水位上升。但随着AI、5G、汽车智能化等应用领域的推动,2024年需求开始逐步回升。
尽管上游头部供应商陆续宣布减产,但由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存储芯片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NAND方面:Wafer:512GbTLC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7月底开始回升,随后从2024年3月底进入下降态势,2025年3月17日价格为2.58美元。DRAM方面:DRAM:DDR4(8Gb(512Mx16),3200Mbps)现货平均价从2024年3月以来价格略有下滑,6月之后呈现小幅回升态势,9月之后又重回下跌态势,12月以来略有回升后变化趋于平缓,2025年3月以来呈现大幅上涨的态势。2025年3月28日价格为1.83美元。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自2024年4月份触底以来逐步攀升。2025年1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5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0%,环比下降1.74%,其中中国销售额为 155.5亿美元,环比下降2.02%,占比达 27.51%。自2024年2月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连续保持正增长,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提升显著。
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态势。面板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液晶电视面板:32寸:OpenCell:HD价格近期略有回升,2025年3月23日为39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1.5寸:LED:FHD价格自2022年8月23日以来,价格逐步由44.3美元/片下降至43美元/片,2024年3月22日价格略有上升,为44美元/片。
2025年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7.0%。全球范围内,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4%,分季度来看,四个季度手机出货量均维持上升。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逐渐回暖,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球进入新一轮换机周期;另一方面是折叠机、AI手机等新产品不断发布。
无线耳机方面,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呈现复苏趋势, 2024年全年无线耳机月度出口量同比增幅大部分时间为正,累计出口量同比稳定增长。无线耳机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相对于手机消费,无线耳机普及还有空间,随着无线耳机传感器的增多,产品体验感会更加出色,叠加价值量相对手机较小,换机周期会显著快于手机。因此,随着国内的放开和经济复苏,我们继续看好无线耳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成长。
中国智能手表进入 2024 年之后出现反弹,第一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24.7%,打破近两年的持 续下滑趋势,第二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0.90%,第三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8%,第四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5.4%,增幅有所缩窄。随着生成式 AI 与终端硬件的结合,智能手表有望集成更多 AI 功能,从而为市场增长开辟新途径。
个人电脑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上涨1.62%。回顾历史,2020-2021年疫情带来居家办公需求快速上升,推动PC重回增长轨道,但疫情带来的短期复苏结束后PC重回弱势趋势,在2022Q2开始进入下行区间,2023Q3开始出货量同比降幅逐步收窄,全年品牌台机/品牌一体机/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微增2.62%。AI大模型落地给PC产业链带来新的创新驱动力,另外PC换机潮的到来,2025年PC市场有望恢复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新能源车销量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1-4季度分别取得31.82%、32.06%、33.37%、41.29%的同比增速。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1286.59万辆,同比增长35.50%。2025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9.17万辆,同比增长87.06%。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电子零部件和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成长态势。
兴福电子(688545.SH):专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国家级“IC独角兽”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此外,公司还从事少量原辅料化学品的贸易业务。
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研发投入,自主研发掌握多项专利技术,并建立了完善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公司产品种类丰富,涵盖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两大类别。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常用于湿法工艺中的清洗、显影等工序,主要包括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等。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级磷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金属离子含量可稳定控制3ppb以内,相关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子级硫酸的生产同样表现出色,金属离子含量能稳定控制在5ppt以内,整体技术同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2023年公司新增电子级双氧水业务,主要用于半导体芯片表面杂质清洗和去除工序。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领域核心技术在于配方,公司凭借在配方研发上的核心技术,已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开发出5大类共60种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包括硅蚀刻液、金属蚀刻液、清洗剂、显影液、剥膜液、再生剂等,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及封装、显示面板TFT-LCD 制造的清洗、蚀刻等环节。为下游产业的生产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先锋精科(688605.SH):深耕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细分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制造专家。公司产品已少量供应7nm及以下国产刻蚀设备商。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光伏、医疗等其他领域。
公司紧贴客户需求,将跨学科知识、多实验工艺方法、产业链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了关键工艺部件、工艺部件和结构部件三大类主要产品,重点应用于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等半导体核心设备中。刻蚀方面,公司主要提供以反应腔室、内衬为主的系列核心配套件。薄膜沉积方面,公司主要提供加热器、匀气盘等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产品。客户方面,公司已与行业头部客户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托荆科技、华海清科、中芯国际等企业展开密切和合作。
具体来看,腔体是半导体设备中参与晶圆制备反应工序的关键部件,能够为晶圆生产提供腐蚀、洁净和高真空环境。内衬通常为薄壁型金属布局,是安装在刻蚀腔体内部的袖套型部件,保护腔体免受腐蚀性工艺环境的影响,降低腔体制造成本、提升腔体使用寿命。加热器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为硅片或工艺环境提供和控制所需要温度的器件。匀气盘能使得特种气体通过气盘上的小孔后均匀沉积在晶圆表面,保证晶圆表面膜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美国EDA巨头Cadence Design Systems正在英国威尔士卡迪夫设立半导体设计中心,该项目得到了复合半导体应用(CSA)Catapult公司的支持以及威尔士政府250万英镑(约合300万欧元)的资助。
该中心将为英国各地的小公司和成长型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并解决长期的技能需求。中心将获得威尔士政府250万英镑的投资、Cadence公司的资金以及纽波特CSA Catapult公司的支持,未来五年内将为毕业生创造超过100个新工作岗位,并由Catapult公司运营。
Cadence曾于1997年在苏格兰设立了一个类似的半导体设计中心Alba中心,当时正值互联网半导体繁荣时期,计划招聘1800名设计师,但该中心在2005年关闭,凸显了招聘方面的挑战。
位于卡迪夫门罗中心7号的威尔士中心被描述为一家合资企业,将利用Cadence的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驱动的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以及CSA Catapult的先进设施和测试能力。
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部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是技能短缺最严重的领域之一。这一新合资企业将建立一种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让所有人都能从企业的成功中受益。
威尔士政府经济、能源和规划内阁大臣丽贝卡·埃文斯表示:“Cadence与威尔士政府和CSA Catapult的令人兴奋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威尔士世界级半导体行业的信心,还展示了我们与企业合作以创造增长、投资和就业机会的承诺。”
CSA Catapult首席执行官马丁·麦基表示:“新半导体设计中心的创建是英国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很高兴与Cadence和威尔士政府合作,创建一个世界级的设施,在南威尔士创造100个新工作岗位。通过合资企业,我们可以解决半导体技能差距,加强英国在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将为整个英国半导体生态系统创造新的机会,并为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的毕业生开辟新的职业道路。”
据报道,台积电将从4月1日开始接受2nm制程订单,2nm需求高于3nm晶圆,许多客户已排队等候,试图获得第一批产能。
台积电目前有两家工厂专注于提高2nm晶圆的产量,分别是高雄和宝山工厂。有报道指出,台积电3月31日将在高雄举行扩产仪式,首批产品将于4月底抵达新竹宝山,2nm制程的预订将于4月1日开放,苹果公司是第一个获得第一批订单的客户。
苹果将利用台积电的2nm工艺生产A20芯片,该芯片是为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8系列量身定制的,另外AMD,英特尔,博通和AWS等客户也在排队获得台积电的2nm制程订单。
报道称,台积电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实现每月5万片的晶圆产量,高雄和宝山工厂都将全面投入运营。虽然业内观察人士认为,每片晶圆的成本将达到3万美元,但台积电打算在4月前推出“CyberShuttle”服务,以降低客户的成本。该服务允许客户在同一测试晶圆上评估他们的芯片,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情况报告,预计到2025年,广义的Foundry 2.0市场(包括晶圆代工、非存储器 IDM、OSAT和光掩模制造)将达到298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此外,长期来看,该市场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预计为10%。
报告还指出,晶圆代工市场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18%。台积电凭借其在5nm以下先进节点和CoWoS先进封装技术的优势,以及AI加速器订单的强劲,预计2025年市场份额将扩大至37%。在非内存IDM领域,英特尔积极推广制程技术,预期将在Foundry 2.0市场维持约6%的市占率。而汽车和工业领域的IDM,如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已完成库存调整,预计2025年整体非内存IDM行业将实现2%的温和增长。
此外,半导体封装和测试领域将受益于工智能驱动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OSAT行业将实现8%的预期增长。另一家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也对2025年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前景乐观,预计2025至2028年间营收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13%—15%。
苹果公司表示,iPhone 16系列将于4 月11日起在印度尼西亚上市,此前在苹果宣布超过3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后,印尼解除了对该系列手机的销售禁令。
印尼于2024年禁止销售iPhone 16系列手机,因为苹果未能满足在当地生产的零部件的成分要求。
今年2月26日,苹果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协议,在该国进行投资,为iPhone 16在印尼恢复销售铺平了道路。今年3月中旬,印度尼西亚通信部已为苹果部分iPhone 16系列颁发电信许可证。此前印尼为iPhone 16颁发了“本地含量”证书。
对于苹果来说,这笔交易让其在中国销售放缓之际进入印尼庞大的消费市场。尽管苹果在印尼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之外,但该国人口为2.78亿,其中一半以上年龄在44岁以下,且精通技术,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市场。
3月28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增幅不大。尽管许多OEM厂商实现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增长,但三星因政治不稳定而导致第四季度业绩不佳,而OPPO削减了更实惠的翻盖式可折叠手机的产量,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增长。
从厂商排名来看,2024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TOP7分别是三星、华为、摩托罗拉、荣耀、小米和OPPO。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的情况会更加艰难,预计2025年市场将出现个位数负增长。该机构高级分析师 Jene Park表示,“我认为今年不会出现太多积极因素,我们实际上预计该领域将出现负增长,这将是第一次。但这绝对不是市场见顶的迹象,相反,这是 2026 年前重组的迹象,随着苹果和大量翻盖手机的进入,预计这一领域将令人兴奋并焕发活力。”
上周有报道称苹果的书本式可折叠 iPhone(我们暂时称之为“iPhone Fold”)将使用液态金属铰链来提高耐用性并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屏幕折痕。今天,一位中国泄密者提供了有关这种铰链材料特性的更多细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苹果选择它作为其首款可折叠设备。
与具有规则、重复晶体原子结构的传统金属不同,金属玻璃具有无序原子排列,更耐弯曲、变形和凹陷的特性。通过快速冷却技术实现,其独特结构比钛合金硬度高 2.5 倍。它还具有光滑、光泽的表面,使其在外观上与不锈钢相似。
除了机械优势之外,金属玻璃的耐腐蚀性还能确保铰链机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这些综合特性似乎使其成为铰链的理想选择——铰链是设备中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不断承受压力的部分。其天然的抗弯曲和耐磨性还可以帮助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更平整,并减少形成可见折痕的可能性,这两者都是当今可折叠手机的常见问题。
郭明錤表示,苹果此前曾在 SIM 卡弹出针等较小部件中使用过金属玻璃,但 iPhone Fold 将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在关键机械部件中大量使用该材料。据称,东莞宜安科技是该非晶态合金的独家供应商。
此前有报道称,苹果的可折叠 iPhone 展开后主显示屏尺寸为 7.8 英寸,外盖显示屏尺寸为 5.5 英寸。该设备预计将采用类似于三星 Galaxy Z Fold 的书本式设计,而不是翻盖式设计。
据郭明錤称,可折叠 iPhone 可能配备两个后置摄像头、一个前置摄像头以及集成在电源按钮中的 Touch ID。该设备展开时厚度仅为 4.5 毫米,折叠时厚度在 9 毫米至 9.5 毫米之间。
据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称,苹果首款可折叠设备售价约为 2000 美元,预计将于明年推出。据信苹果还在开发一款18.8 英寸的可折叠设备,可能于 2027 年推出,但目前尚不清楚它是 iPad 还是 Mac。
Omdia:2024年全球汽车产量出货量将达2.32亿片,中国市场成为主要驱动力
根据Omdia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24年全球汽车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到2.32亿片,同比增长6.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旺盛驱动,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抬头显示(HUD)、副驾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等应用快速发展。同时,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以及政府推动供应链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厂商竞争格局方面,京东方(BOE)和天马微电子(天马)稳居前两者,京东方出货量达4090万片,市占率17.6%,同比增长16%;天马出货量3690万片,市占率15.9%,同比增长25%。此外,中国面板厂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预计到2024年市占率将突破53%。
然而,中小型面板厂面临严峻挑战,部分产线已停产或转型。例如,日本先进显示器公司(JDI)宣布关闭鸟取与茂原工厂,表明行业正在向高效率和成本竞争力更强的高产能制造模式转型。Omdia预测,未来运输显示用LCD产能将进一步向产线代a-Si/Oxide产线,这将显着着生产效率提升。
小米集团3月25日(周二)表示,通过扩大股份配售规模筹集55亿美元,以推进其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制造计划。该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声明中称,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出售8亿股。作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于2024年正式进军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原本计划出售7.5亿股,但在簿记建档过程中增加了发行规模。
最终价格接近小米向投资者公布的52.80港元至54.60港元价格区间的下限。这一价格较小米前一天57港元的收盘价折让6.6%。小米表示,此次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加快业务扩张、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成立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小米一直从事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和智能设备的销售业务,2024年推出了小米SU7轿车,由此开启了电动汽车制造业务。上周,小米集团公布第四季度收入增长近50%,并将2025年电动汽车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
小米集团公布2024年电动汽车业务营收321亿元人民币(44亿美元),交付超过13.5万辆SU7轿车。小米表示,计划在2027年开始向海外销售汽车。据报道,小米已在北京南部购买52公顷(128.5英亩)的新地块,用于建设汽车工厂的三期工程,以提升年出货量目标。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将在2025年总计3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预算中,投入约四分之一(70亿-80亿元)用于人工智能(AI)。小米的此次融资活动延续了中企在香港掀起的以科技为重点的融资热潮,这些企业正在利用市场对科技行业的积极情绪。根据LSEG的数据,在小米进行股票发售之前,中国企业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展了价值168亿美元的股票资本市场活动,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3月20日,极氪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总收入从2023年的516.726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759.127亿元人民币(104亿美元),增幅为242.401亿元人民币,增幅约为46.9%。该增长主要是由于①汽车销售额增加214.035亿元,②电池及其他零部件销售额增加21.012亿元。
由于相应的收入成本上升和运营费用增加,极氪汽车2024年净亏损同比减少了24.735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的净亏损为57.906亿元人民币(7.933亿美元),而2023年的净亏损为82.642亿元人民币。
极氪汽车的毛利从2023年的68.505亿元增长81.7%至2024年的124.475亿元人民币(17.053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i)汽车销售毛利从2023年的50.80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的86.503亿元人民币(11.851亿美元);(ii)电池和其他零部件销售毛利从2023年的8.84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3.127亿元人民币(3.168亿美元);及(iii)研发服务毛利从2023年的8.858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4年的14.845亿元人民币(2.034亿美元)。
极氪汽车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13.3%增加到2024年的16.4%。该增长主要由于汽车销售业务略有增长,该业务于2024年的毛利率较高,达15.6%。
2024年,极氪汽车交付了222,123辆Zeekr汽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氪汽车累计交付了418,756辆极氪汽车。
宁波威瑞迪是极氪汽车的子公司之一,通过实施与电池组、电机和电气控制、充电解决方案以及储能产品和系统相关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来产生收入。极氪汽车控制着宁波维瑞迪51%的股权。宁波维瑞迪主要为吉利集团和极氪汽车内部的汽车品牌供应产品。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宁波维瑞迪业务运营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03.918亿元人民币、152.683亿元和170.295亿元人民币(23.330亿美元),分别占极氪汽车同期总收入的32.6%、29.5%和22.4%。
2024年,极氪汽车的研发费用为97.202亿元(13.31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3.692亿元,占总收入12.8%。专利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氪汽车拥有2,277项专利(包括192项发明专利)和3,904项待审专利申请。此外,极氪汽车已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分别获得吉利控股的589个和1,769个注册商标许可,而吉利控股在中国和某些其他司法管辖区有1,084个与极氪汽车业务相关的待决商标申请。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氪汽车还拥有213个注册软件著作权和361个注册域名。
汽车智能化方面,2024年3月,极氪汽车推出了极氪智能驾驶的停车主功能,开创了机械停车位自动泊车的先河——这是业内最具挑战性的停车场景之一。到2024年底,此功能已向全国所有用户推出。极氪汽车还实现了超窄空间(车宽+40厘米)的自动泊车,并量产了无标记空间泊车、远程泊车辅助(RPA)、死胡同泊车、无缝换挡等行业领先功能,全面解决最后一米泊车挑战,实现免提、免脚停车的便利性。
2024年8月,极氪智能驾驶2.0发布,标志着极氪汽车进入了AI大模型时代。极氪汽车还引入了720度主动安全系统,完全过渡到自主开发的主动安全解决方案,同时显着提高了性能和场景覆盖率。AEB系统现在支持静止车辆以高达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行紧急制动,并已升级为G-AEB,可对一般障碍物进行制动。针对实际使用量身定制的其他安全功能包括PEB(行人紧急制动)、轮毂划痕预防和意外加速保护。
2024年11月,极氪汽车推出了极氪的下一代端到端Plus数字预测网络架构,使极氪智能驾驶2.0能够快速迭代和持续进步。同时,极氪汽车启动了无地图城市NZP的大规模用户测试,并于2024年底实现全国部署。这将实现真正不受限制的基于导航的自动驾驶,使有道路和导航支持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驾驶。
3月24日上午,有网友在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微博评论区爆料,特斯拉FSD推送后又被官方撤回,且未给任何解释。
今年2月25日,跳票多年的特斯拉FSD终于悄悄入华,为中国客户准备一款软件更新,以提供与美国市场上的全自动驾驶类似的驾驶辅助功能。特斯拉官网显示,此前被命名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FSD驾驶套件被更名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售价仍是6.4万元。
特斯拉分批次为客户推送2024.45.32.12软件更新,最主要的升级就是“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优化现有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包括在路口识别交通信号灯进行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动作。并根据速度和路线自动进行变道动作。在不设置导航路线时,会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道路行驶。相关功能面向选配了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且搭载HW4.0辅助驾驶硬件的部分车辆推送。
3月17日,特斯拉官方开启FSD智能辅助驾驶限时体验活动,活动时间3月17日至4月16日,车主可通过车辆触摸屏“软件”页面查看车辆软推送信息,也可以联系 Tesla APP 在线客服查询。
特斯拉官方表示,目前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仅在部分车辆上推出,特斯拉会尽量为适用的车辆推送,但可能因各种因素无法覆盖圆满,以车端实际开通为准。特斯拉还提醒,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尚为L2组合驾驶辅助,如出现违反交规、碰撞事故等事故,由此产生的罚单、扣分及赔偿等后果均需由驾驶员承担。
市场分析称,特斯拉推送FSD后又突然撤回,可能与工信部新规有关,根据工信部2月28日新规,要求新增重点软件变更必须先行公告,公告下发后才能进行软件备案,导致延期。
证券研究报告:《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获突破,新凯来发布多款新设备——电子行业周报》
高永豪: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泛半导体领域。
吕卓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曾就职于方正证券,4年投研经验。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专注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显示、碳化硅、汽车电子等领域研究。
何鹏程:悉尼大学金融硕士,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学士,曾任职德邦证券研究所通信组,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专注于消费电子、算力硬件等领域研究。
张璐:早稻田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学士,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功率半导体、先进封装。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